早产宝宝的护理宝典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0/9/15 来源:新浪亲子网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 在医学上,我们把胎龄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活产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在母体内发育时间过短,出生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不过妈妈们也不用太担心,只要能抓紧2岁前这段宝贵的时间,科学喂养,悉心护理,不足月的宝宝照样可以健康又聪明。

  及时补充各种营养素

  母乳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还有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物质,公认为是早产儿的最佳食品。但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往往还不能达到早产儿的生理需求,而这些营养素又是保证早产儿智力体格发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时添加这些营养素就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不利于早产儿智力的发育。

  一般说来,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生后的第2~3周起,需每日供给维生素D 800~1200单位。同时每天每公斤体重应补充钙剂100毫克。每天补充维生素B约65毫克,维生素C约50毫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A的剂量每日不要超过10000单位。

  早产儿血清维生素E也低于足月儿,出生10天后,每日应补充维生素E约15毫克。出生2周后,每日需补充叶酸20~50微克。

  另外,在宝宝出生4-6周后,可以开始补充锌和铁。锌的推荐量为每日3毫克,铁的推荐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毫克。

  适宜的护理环境

  除了母乳喂养,适宜的护理环境对于早产宝宝也是至关重要的。早产宝宝由于存在着某些器官的障碍或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对环境温度的变化特别敏感,因此护理中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就比较高。

  日常护理中最佳的环境是,室内温度保持24℃~28℃,室内相对湿度在55%~65%,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以灌满热水的暖水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早产儿的身边和足边给宝宝保温。并要经常更换部位和热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正常情况下,宝宝体温应保持在36℃~37℃。妈妈应每天上、下午各为宝宝测量体温1次,并做好相关记录,当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相差超过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婉拒亲友探望,预防感染

  家有新生儿,亲友的探望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是由于早产宝宝免疫功能低下,为了避免感染,妈妈一定要学会婉拒探视。除了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宝宝的房间,当然更不能把宝宝抱给左邻右舍看。

  在给宝宝喂奶或接触宝宝前,要仔细清洗双手,换上干净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要是妈妈不小心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易传染疾病,给宝宝哺乳时,一定要戴上口罩,避免传染给宝宝。

  宝宝用具要每天消毒,床具要经常洗晒,居室要注意通风。尽量每天为宝宝洗澡、更换衣服,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这些似乎不起眼的小事都会降低宝宝感染的机率。

  做好情感抚慰和心理引导

  早产宝宝不仅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宝宝,心理和智力上的发育也会相对落后。为了弥补这种先天的不足,妈妈要做好对宝宝的情感抚慰和心理引导。而情感抚慰和心理引导的最好方式就是抚触。

  来自美国的护理早产儿专家Ludington教授指出:“和你的早产宝宝皮肤挨着皮肤,保持相互依偎,这样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帮他降低身体的紧张状态,激发他的新生儿反射。宝宝得到放松的同时,也增加了抵抗外界感染的能力。”

  这种亲密接触,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增加免疫力,增进宝宝对食物的吸收利用,减少宝宝哭闹,增加宝宝睡眠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增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宝宝心理健康成长。

  于博士温馨提示:护理不足月宝宝,更需要妈妈的耐心

  相对于足月产妈妈而言,早产儿妈妈要倾注更多的爱心与耐心,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妈妈要关注每个细节,这对护理好早产儿大有裨益。

  1、婴儿床上用品及室内家具的颜色都不宜太过鲜艳、明亮,以免对早产儿产生过分刺激。

  2、如果早产儿能吮吸,就让他吸奶嘴,这样可以协助他发展口腔活动技能,而且可以给他一定的安全感。

  3、认真观察宝宝的生命体征和各种反应,一般的规律不一定完全适合他的需要,必须留心观察,千万别强迫他。

  4、当早产儿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应该及时去医院救治。

  5、当早产儿出现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突然腹胀、发生痉挛、抽搐及时救治。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00915/306047.html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易美华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