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越来越没有想法?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2/12/19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据的一所学校调查,他们请全校孩子就学习内容自由提出“特需”,学校将在师资配备等方面可以给予充分满足。可是,结果却令人惊讶,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提不出想法和需求,其中不少还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孩子。

  据的一所学校调查,他们请全校孩子就学习内容自由提出“特需”,学校将在师资配备等方面可以给予充分满足。可是,结果却令人惊讶,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提不出想法和需求,其中不少还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孩子。

  孩子没有“特需”,当然与长期被动学习有关。很多孩子每天被老师安排学习内容、被家长安排培训班,从小习惯了接受学习内容、缺乏自主权和选择权,失去了兴趣驱动、主动学习的机会。等有机会自主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难有主见。同时,提不出“特需”,也与长期的“标准答案”训练有关。从小到大,应试教育贯穿全过程,多数学科考题训练的都是填写或者选择正确答案。这种“套路式”的学习方式缺乏探索余地,最终导致很多孩子“没想法”。

  可能有人说,“有想法”只能是少数精英的高标准要求,对大多数成绩平平的中等生来说,“没想法”属正常现象。社会分工不同、孩子志趣各异,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孩子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但事实上,无论成绩好坏,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假如孩子成绩再优秀,却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没想法”,何谈自主创新、不懈探索的动力与毅力?

  而对更多成绩平平的孩子来说,“不敢想”和“没想法”则容易让其丧失学习信心。这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专长、另有兴趣,但是,在以分数衡量学业和能力高下的“标准体系”中,只能拼命学习以提高分数,不敢关注其它。而万一在分数竞争中落败,又缺乏特长和兴趣支撑,很容易导致孩子丧失自信心。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道艰深命题。破题,或许可以从培养孩子的“想法”开始。青少年已在全球PISA测试中拔得头筹;在首届全国基础教育教改成果评选中,又夺得冠军。要问当下我们的教育还缺什么,答案恐怕就是孩子“有想法”。“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大问题,我想这还需我们当代的人做进一步的努力。

推荐阅读:

各国的孩子教育方法大PK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21219/847910.html

责任编辑:liuwei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