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亲”扩大母子社交圈
- 2012/12/24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每次家庭聚会,徐女士和王女士都会互相亲昵地称对方“亲家”。原来身为好朋友的她们给孩子定了“娃娃亲”。据了解,曾经被视为旧社会恶疾的“娃娃亲”,如今却悄然在年轻父母中间流行开来。
讨论:有必要给孩子定“娃娃亲”吗?
赞成:定亲是一种交友方式
定亲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已,家长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跟更多的人交流育儿经,孩子也可以跟更多的同龄人待在一起玩。父母给孩子定“娃娃亲”的做法,就像很多小孩玩的过家家一样,双方家长找个乐子说着玩罢了,没必要当真,就当孩子多了一个玩伴,平时没事就可以多走动走动。而至于长大了之后两个孩子能不能走到一起,我想家长们也不用操那个心,孩子们长大后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
——黄隽(私企老板,30岁)
反对:玩笑话可能影响孩子心理
我觉得给孩子定“娃娃亲”,实在没必要,我女儿在幼儿园里认识的小朋友已经足够让她学会怎么跟人交往了。周末我也经常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带上各自的孩子,有男孩也有女孩,一起出去玩,她跟那些小朋友的关系也很好,没必要非得跟网上好多父母一样,给孩子定什么“娃娃亲”。孩子本身对婚姻是没什么概念的,但是在几岁的孩子印象中,家长之间的玩笑话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其胜(事业单位职员,33岁)
教育人士
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
赵丽彤是一所私立幼儿园的园长,她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独二代”们没有兄弟姐妹陪伴,内心普遍存在孤独感,家庭人际交往方面显得单薄。通过相亲交友的方式,为孩子提供了更多与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促进儿童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的建立,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这种类似“群养”的办法,有助于发挥各自家庭的优势,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孩子的接受能力及适应能力,也给年轻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交流育儿经验的机会。
“但是,家长们不要过于强调所谓的‘娃娃亲’的关系,不要太多干涉孩子的交友自由,家长们除了适当引导外,最好不要刻意参与孩子的交友过程。”赵丽彤建议,“孩子在小时候对爱情是没有概念的,一旦孩子知道父母给自己定了‘娃娃亲’后,就会对此感到好奇和好玩,会导致孩子更加早熟。而且,孩子周围的同学、朋友会用‘娃娃亲’来取笑孩子,这会让孩子非常尴尬,甚至产生心理阴影。”赵丽彤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性别意识会逐渐加强,儿童在8~10岁时,性别敏感意识开始建立,等到十四五岁时,如果家长还给孩子灌输“娃娃亲”的概念,还有可能会诱导孩子出现早恋的倾向。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21224/85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