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五成网友愿生二胎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8/10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底明年初或将放开“单独二胎”(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同时“十二五”结束后,即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在 拟订中。国家卫计委对此回应:“单独二胎”政策是否放开,还正在研究当中。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也表示,目前广东未收到国家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文件通知,将继 续执行现行生育政策。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底明年初或将放开“单独二胎”(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同时“十二五”结束后,即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在 拟订中。国家卫计委对此回应:“单独二胎”政策是否放开,还正在研究当中。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也表示,目前广东未收到国家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文件通知,将继 续执行现行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严格执行,后来计生政策开始有所调整,比如“双独二胎”(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可生育第二个孩子),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等。

  如今“单独二胎”重现江湖,无疑撩动了很多父母的心弦,如果放开“单独二胎”,你愿意再生吗?昨日,@南都广州官微发起了该调查,截至记者交稿 时,有1400余人参与调查,其中55.6%的人表示愿意生二胎,独生子太寂寞了;不过也有近三成的网友感叹:生育成本太高,生不起!

  专家观点

  放开“单独二胎”还不到时候

  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省人口学会副会长段华明说:“放开生育二胎和单独生二胎等主张,是对中国的人口形势和政策缺乏全面和深刻的 理解。”他认为,目前还不是放开“单独二胎”的时候,“单独二胎”的调整,可以在“十二五”之后再来讨论。如果“单独”家庭可生二胎,在他看来,对那些严 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来说,非常不公平。

  是时候把生育权还给家庭了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综合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育彪表示,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衡、老龄化加重,是时候把生育权还给家庭了。张育彪表示,他支持放开“单独二胎”,作为一个父亲,他能体会到一个孩子的孤单。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也认为,是时候放开“单独二胎”了,同时步子还可以迈得更大一些,全面放开二胎,把生育交给父母来决定。

  生还是不生,是个问题

  赞成:两个孩子不是两倍成本

  参与调查的网友中,表示愿意生二胎的超过五成。36岁的刘女士表示,听到这一政策可能会实施她非常兴奋。“如果要实施的话,希望早点通知,好给我准备的时间。”刘女士笑谈,因为准备生育对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夏女士与老公都在事业单位工作,为“单独”家庭,对于“单独二胎”政策是否放开已关注多时。成长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夏女士感到受益匪浅,也得到 同龄人的艳羡。在她看来,两个孩子除了互相陪伴,对学习为人处事也有很大帮助,比如孩子更懂得照顾人,不会认为所有宠爱和资源都是自己应得的。她老公也喜 欢孩子,对此也深表赞同。

  “两个孩子不是两倍的成本,可能是1.6倍,因为很多东西可以重复利用。”夏女士说,虽然家庭条件普通,但经济压力不足以影响他们是否生二胎的选择。

  反对:生育成本高压力太大

  调查中,27.8%的网友表示,生育孩子成本太高,一个足够了。此前,一个名为“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统计在网上走红,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名列前四,排名第一的北京,生育成本高达276万元,深圳和广州的生育成本也均在200万元以上。

  来自“单独”家庭的涂先生表示,愿意生二胎,不过是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广州养一个孩子都够辛苦了”。

  网友@泥豆豆说:“一个我都烦到死,孩子教育压力也大。老公说国家倒贴20万元也不生。”与她持相同观点的人并不少见,大部分的理由也是“成本 太高”、“压力太大”等。也有反对的网友认为只放开“单独二胎”是一种“歧视”,@老百姓咯就说:“为何下一代生育的事情牵涉上一代?”

  另外11.7%的网友选择“不想生孩子,政策与我无关”。

  虽然有赞有弹,但记者发现,还有部分赞成放开“单独二胎”的网友认为,不管生不生,自己多了个选择,总是好事。

推荐阅读:

二胎父母怎样权衡对两个宝宝的爱

二胎不要男孩的五大理由

取消生育间隔 专家否认放开二胎信号

全国19省取消生育间隔 专家否认放开...

生二胎常见的分娩疑问

群众要求取消生育二胎间隔

全国已有18省取消“二胎间隔” 河南...

女性剖腹产生二胎必须注意的事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30810/971586.html

责任编辑:可可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