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十大反常现象需谨慎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9/6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人类也象其他动物一样,在产前要本能地做一番筑巢工作。准备好需要用到的用品,如:孕妇可能会为未来的宝宝清洁或装饰房间,准备衣物及被褥等,做好准备对自己的心理也有安慰作用,这样可以为产后休息和专心育儿节省时间。

  1、做好准备工作

  人类也象其他动物一样,在产前要本能地做一番筑巢工作。准备好需要用到的用品,如:孕妇可能会为未来的宝宝清洁或装饰房间,准备衣物及被褥等,做好准备对自己的心理也有安慰作用,这样可以为产后休息和专心育儿节省时间。

  2、精力不能集中

  在孕初期的三个月,痛苦和妊娠呕吐使孕妇心烦意乱,不能集中精力,并表现出健忘。孕妇这时所能想到的也只是有腹中的孩子,有时甚至连工作或与医生约诊都无关紧要。建一个记事本或备忘录。将每天或近期应办的事情记下来,以弥补由于健忘而造成的疏忽。

  3、心境不佳

  孕妇这时的表现症状类似于经前期综合征。乳房发胀并有触痛感,孕激素水平波动。总感觉心境欠佳,喜怒无常,甚至于想落泪,有时也会对丈夫无端地发一通火,或不可控制地、无任何理由地激惹同事,这种情绪烦躁现象可能会持续整个孕期。如果在孕前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在孕期这种症状会更加明显。如还有睡眠不好,食欲减退或食欲亢进等症状时,应看医生。

  4、乳房增大、胸廓增大

  由于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增加。乳房会增大。为使自身和胎儿获得足够的氧气,孕妇的肺活量增加,因此,也导致胸廓增加。

  5、皮肤异常

  有些孕妇面部皮肤会有黄褐斑或称妊娠期黑斑病。还有的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出现一条黑线,乳头、外生殖器及肛门区色素过度沉着。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孕激素引起体内产生过多色素所致。是无法预防的,但若设法防止紫外线直射,会使黄褐斑出现降至最少。

  由于流入子宫的血流量增加,流入孕妇各器官的血流量也会增加。所以,流经血管的血量增加油脂分泌量增大。因此,痤疮或粉刺也是孕妇常见病之一。

  孕妇由于腹部皮肤的拉伸。会有痒感和出现裂片。这时可到孕妇商店买些油膏涂于腹部或用燕麦片洗浴,以缓解皮肤炎症。

  6、毛发与指甲的变异

  体内荷尔蒙的分泌使毛发的脱落速度降低,生长速度加快,但这种变化并非永久性的,多数妇女在产后期或终止母乳喂养后脱发严重。有的孕妇还在不应该长毛发的部位长出了毛发。例如在面部、腹部、乳头周围。还有的毛发质地发生了变化。变的更干或更油性。更有甚者发生毛发变色的现象。

  指甲也同毛发类似,孕期会发生明显变化。过多的荷尔蒙分泌会促使指甲生长得更快、更坚硬,有的孕妇出现指甲容易劈裂现象。这时孕妇应经常修剪指甲并避免涂抹指甲油。

  7、鞋码加大

  由于孕妇体内存在过多体液。脚会胀大,因此,穿鞋的号码会加大1~2号。有的妇女会永远保持着穿这么大号的鞋,脚的大小不会再恢复到孕前水平。孕期穿便鞋会有效遏制脚大。

  8、关节易损

  孕妇体内分泌一种叫松弛素的荷尔蒙。这种物质能促使耻骨区和子宫颈为生产胎儿做准备。但是它同时还会使孕妇的韧带松弛,容易受伤。尤其是骨盆、下背及膝关节容易过度牵拉或扭伤。所以,当孕妇活动时动作应缓,不宜急动。

  9、容易造成静脉曲张、痔、便秘

  孕妇荷尔蒙水平的增高。致使静脉中的血流量增加,因此,在腿部或性区多发生静脉曲张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会随孕期的消失而消失。在孕期可采取如下措施,以缓解静脉曲张。

  1)站或坐的时间不应过久

  2)穿宽松式的衣服。

  3)穿支撑式长筒袜

  4)在坐下时将脚部抬高直肠部静脉曲张会发痒。直肠部的静脉会变大,成为葡萄状的簌形物。痔对孕妇是极其痛苦的,尤其是在大便时或大便后,会出现流血、痒痒或有刺痛感。

  孕妇体内荷尔蒙水平的增加。减慢了食物通过胃肠道的速度。因此,便秘是孕期常见的现象。在孕后期,子宫会压迫大肠,导致排便困难。

  为防止孕期便秘和痔疮。应多摄入富含纤维和适量水分的食物,也可使用大便软化剂。但不得用缓泻剂。

  10、分娩前的异常现象

  产前破水是又一种异常现象。在国外,仅有10%的孕妇生产前自然破水。有的孕妇在破水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小便欲,致使羊水涌出。还有的由于胎儿的头部象一个塞子一样,阻碍了羊水的流出,而表现出涓涓细流或滴流样。请放心,羊水只不过是有甜味的灰色或无色液体,如果持续流淌(每小时1杯)的话,不必恐慌。

推荐阅读:

夏季孕妇解暑饮食原则

宝宝安全洗澡注意事项

夏季再热也不能这样让宝宝凉快

夏季如何预防小儿长痱子

如何预防婴儿夏季长痱子

夏季宝宝是否应该用痱子粉

夏季职场孕妈上班路上的注意事项

夏季宝宝室内玩耍慎用泡沫垫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30906/975793.html

责任编辑:苏菊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