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产妇容易遭遇急产?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3/10/9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漫长的孕育过程是一种等待中的煎熬。也许很多产妇都很羡慕Sandy,希望可以和她一样生得快一点儿,快速地结束这段痛苦的生产历程。然而,从医学角度分析,孩子生得太快(急产)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那天晚上,Sandy发现有点“见红”,偶尔有些腰酸,但肚子不痛,也无其他异样感觉,所以就没有太过在意,照常和老公去逛超市。约两小时后,Sandy忽然感觉有一阵水流出来,紧接着肚子开始阵痛。Sandy认为自己离预产期还有两个星期,不会那么快就生产,于是便执意要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再带上待产包。一来一去,花费了两三个小时。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完后就立即将Sandy推进产房,不一会儿,在Sandy没有太多痛感的状态下,一个3.25kg胖小子便顺利降生了。

  看着怀里健康的宝宝,Sandy和老公反倒开始一起后怕:“要是我们知道还有‘急产’这回事,破水之后就不会耽搁一分钟了!母子平安是万幸!”

  漫长的孕育过程是一种等待中的煎熬。也许很多产妇都很羡慕Sandy,希望可以和她一样生得快一点儿,快速地结束这段痛苦的生产历程。然而,从医学角度分析,孩子生得太快(急产)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什么是急产

  对于产妇来说,急产的发生率在5%~10%,初产妇和经产妇都有可能发生。那么,急产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从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初产妇大约需要16~18个小时来完成整个分娩全程,经产妇则只需要6~10个小时左右。如果于少于不足3小时,就属于急产,多由于子宫收缩过强、过快而引起的。以前,急产多见于经产妇;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如产前做过人工流产和引产等,急产也常见于初产妇。

  哪些产妇容易急产

  除了以上所说的有人工流产或引产经历的产妇外,还有以下一些有特殊情况的产妇容易发生急产。

  1.孕29~36周就分娩的产妇,多见于18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

  2.孕妇患有贫血、甲亢、高血压等疾病。

  3.有胎儿过小、双胎、胎位不正、胎盘异常等情况,而没有遵循常规产前检查。年轻产妇宫缩力强,也容易发生急产。

  4.接近临产时乘坐车船,过度劳累,运动量突然加大等。

  分娩并非越快越好

  急产的时间很短,从理论上讲,可以大大地减少产妇的痛苦,却为什么不是一件好事呢?

  对产妇的影响

  毋庸置疑,子宫收缩过强,胎儿通过产道过快,易导致产妇会阴、阴道或子宫颈撕裂。如果在特殊情况下站着生下了孩子,有时还会造成子宫翻出体外。其次,急产还可使子宫纤维的缩复能力降低,使胎盘滞留在子宫内不能娩出,增加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此外,宝宝亟不可待地快速降临,常使经验不多的基层医院医生或农村接生人员手忙脚乱,来不及消毒接生,增加产褥感染机会。

  对宝宝的影响

  急产除了对产妇的健康岌岌可危外,急产对宝宝的健康危害甚远。子宫连续不断地强烈收缩,会使胎盘的血液循环受到极大的阻力,甚至会使供应子宫血液的髂动脉、腹主动脉受压而出现一时性阻断,胎盘的血液供应会因此减少,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很容易造成宫内窘迫,甚至窒息死亡。此外,胎儿的过快娩出,还可导致胎儿不能及时适应外界压力的突然变化,造成颅内血管破裂,严重影响孩子日后的智力发育。有时由于来不急接生,还可能发生新生儿坠地,造成骨折等意外伤。

  正常分娩的过程

  自然分娩的过程从规律的子宫收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第一次生育的女性(初产妇),大约需要16~18个小时来完成这个过程;如果不是第一次(经产妇),也需要6~10个小时左右。

  自然分娩三阶段

  一般来说,分娩过程分为3个阶段,也叫3个产程:

  第一产程 从子宫有规律地收缩开始,到子宫口开全。初产妇往往要经历12~14个小时的阵痛;经产妇因为子宫颈较松,容易扩张,需要6~8个小时。

  第二产程(分娩期) 从宫颈口开全至宝宝娩出为止。初产妇这个过程大约要持续1~2个小时,经产妇可在1小时内完成。分娩时,接生的医生有时需要作一个会阴切口,帮助宝宝娩出。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宝宝娩出后,宫缩会有短暂停歇,大约相隔10分钟左右,又会出现宫缩以排出胎盘,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15分钟,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胎盘娩出时,子宫将有少量出血。

  分娩后 医护人员会检查产妇的伤口,或者没有做会阴切口的情况下外阴有撕裂的情况,则需要做缝合。助产士会将脐带夹住并剪断,以最快的速度将宝宝全身检查一遍,然后给宝宝称体重、测量身长,把宝宝的小脚印和妈妈的手指印在一起。

推荐阅读:

10个健康“受孕”小妙法

产后“三审”为女性添健康

健康月子餐的烹饪五原则

如何判断孩子心理健康

专家教你健康的烹饪方式

宝宝吃哪种油会更健康

健康新生儿的五个标准

30+孕育路上的N个问题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31009/979807.html

责任编辑:苏菊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