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冬季婴幼儿保暖要领
- 2014/12/17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人类是温体动物,适当的温度可以维持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不舒服的。婴幼儿比大人更容易丧失体温,这是因为身体体积小,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与空气接触面积大,体内温度容易由皮肤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因此在冬季就更会受寒了。
除了暴露在冷空气里、身上弄湿了(如刚洗完澡,体表水份蒸发时要吸取体热)、长期营养不良、饥饿过久(热源补给不足)……等,也都很容易引发体温过低。
当幼儿受寒时,会出现如下症状:不寻常的安静、嗜睡不哭闹、活动力差、拒食、胃口不佳;虽然肤色仍可能正常,但触摸会感觉冰凉。除了行为上的些微变化外,宝宝外观几乎完全正常不易被发觉,父母应特别留心。
保暖的处理:
一、把宝宝置于较温暖的环境(如屋内),或以大人的体热来围护着孩子,勿让宝宝吹到风;但勿将窗门闭紧,仍需有新鲜空气进入流通(尤其在车内),让废气能排出。
二、保持宝宝全身皮肤的干燥,去除身上潮湿衣物,将体表水份擦干,以免水份因蒸发时吸收更多的体热。
三、用温热的包被及毛巾将孩子全身里紧,包括头部(非脸部);注意勿给宝宝戴口罩,以免阻碍其正常的呼吸;要穿内衣以能贴身保暖。
四、可以让宝宝喝些温热的饮料或甜点。
五、利用热源,如电热器、烤灯或电毯等,对宝宝的身体及周遭环境逐渐的加热(切忌在局部或以直接接触皮肤的方式烘烤,以免造成灼伤),使体温上升至正常温度(摄氏37度左右)即可。
六、摩擦宝宝肢体及躯干,增加血液循环,而能将中央的热源输送到身体各处。
寒从脚起,冬季注意脚的保暖
冬天气温很低,孩子的脚部保暖工作尤其需要重视。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如果受凉,微血管要痉挛,进一步使血液循环量减少。
孩子脚的表面脂肪很少,保温能力很差。冬季双脚站在地面上,会散发大量的体温,使脚的温度降低,从而增剧微血管痉挛,供血受阻又进一步降低双足的温度。这样不仅导致冻疮,而且影响内脏,成年人还会引起胃痛、下腹痛、月经不调、阳萎、腰痛、腿痛等疾病。
另外,一旦脚部受寒后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微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慢,身体抵抗力削弱,于是潜伏在鼻咽部位和新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就乘机大量繁殖,使人伤风感冒、发生气管炎等疾病。
脚的保暖关键在锻炼和穿好鞋袜。孩子冬天最好穿棉袜和棉鞋。冬季湿冷地区可穿着抗冻疮袜,因为湿度能加剧双脚的温度散发,造成微血管痉挛、供血受阻和组织坏死,形成冻疮。抗冻疮袜有防止微血管痉挛和保持血液循环畅通的作用。另外冬季穿的袜子、鞋垫和棉鞋等应经常烘晒,只有鞋袜干燥,才能保暖。
冬季保暖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保暖需讲科学,有时过暖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1、婴幼儿衣物穿得过多,势必会限制其手足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呼吸。
宝宝出世后手足就会活动,是先天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它们需要很快知道手和脚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如何才能指挥手脚的活动为自己提供方便,并通过与各种东西接触、感觉,加深对外界的了解和适应,这种能力和机会如果受到限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因此冬季孩子所穿的衣物要宽松,不能影响孩子手、足活动。聪明的父母亲还应当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手、足活动的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
2、从增强孩子抗病和耐寒能力上讲,过度保暖也是不适宜的。
一方面如果害怕孩子被冷风吹着而整天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使宝宝发育不良,抵抗能力减弱,容易罹患各种感染。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从不出大门一步,就会由于缺乏日光的照射,容易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者不仅使患儿的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还会进一步削弱其抗病能力。
因此,即便是冬季也要注意婴幼儿房间的通风换气,3周以内的婴儿可在室内进行空气浴,每次1~2分钟,但室温不应低于20摄氏度。
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水浴,水浴时室温应在18~20摄氏度之间,水温应在35~36摄氏度之间,最好用澡盆给新生儿洗澡且动作要迅速,洗好后把婴儿放在大毛巾被上边擦边包裹,然后用襁褓包好。如果遇上晴好的天气,应当让孩子到户外接受阳光的照射。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婴幼儿不能用电热毯来取暖。因为后者是持续供热,如果此时孩子全身又捂得很严实,散热不好,就会使孩子的体温随着被窝内的温度不断上升,高热和大量出汗时间一久就会对孩子的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有学者将其形象地称为冬季“中暑”现象。
冬季中暑多发生于2至10个月大的婴儿。由于年轻的父母唯恐孩子着凉,给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热水袋、电热毯等,加之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使孩子如同生活在“人造夏季”,致使体温逐渐上升,等父母发觉时,孩子已处于高烧之中,形成冬季“中暑”。
婴儿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还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尤其是出生后5个月以内的婴儿,他们产热量大,而出 汗散热又较缓慢,这种产热和散热的不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俗话说:“要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这就要求年轻的父母一定要学好婴幼 儿保健知识,既不能让孩子着凉,又不能让孩子“中暑”。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41217/1005939.html
当幼儿受寒时,会出现如下症状:不寻常的安静、嗜睡不哭闹、活动力差、拒食、胃口不佳;虽然肤色仍可能正常,但触摸会感觉冰凉。除了行为上的些微变化外,宝宝外观几乎完全正常不易被发觉,父母应特别留心。
保暖的处理:
一、把宝宝置于较温暖的环境(如屋内),或以大人的体热来围护着孩子,勿让宝宝吹到风;但勿将窗门闭紧,仍需有新鲜空气进入流通(尤其在车内),让废气能排出。
二、保持宝宝全身皮肤的干燥,去除身上潮湿衣物,将体表水份擦干,以免水份因蒸发时吸收更多的体热。
三、用温热的包被及毛巾将孩子全身里紧,包括头部(非脸部);注意勿给宝宝戴口罩,以免阻碍其正常的呼吸;要穿内衣以能贴身保暖。
四、可以让宝宝喝些温热的饮料或甜点。
五、利用热源,如电热器、烤灯或电毯等,对宝宝的身体及周遭环境逐渐的加热(切忌在局部或以直接接触皮肤的方式烘烤,以免造成灼伤),使体温上升至正常温度(摄氏37度左右)即可。
六、摩擦宝宝肢体及躯干,增加血液循环,而能将中央的热源输送到身体各处。
寒从脚起,冬季注意脚的保暖
冬天气温很低,孩子的脚部保暖工作尤其需要重视。人的双脚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少,如果受凉,微血管要痉挛,进一步使血液循环量减少。
孩子脚的表面脂肪很少,保温能力很差。冬季双脚站在地面上,会散发大量的体温,使脚的温度降低,从而增剧微血管痉挛,供血受阻又进一步降低双足的温度。这样不仅导致冻疮,而且影响内脏,成年人还会引起胃痛、下腹痛、月经不调、阳萎、腰痛、腿痛等疾病。
另外,一旦脚部受寒后可以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微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慢,身体抵抗力削弱,于是潜伏在鼻咽部位和新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就乘机大量繁殖,使人伤风感冒、发生气管炎等疾病。
脚的保暖关键在锻炼和穿好鞋袜。孩子冬天最好穿棉袜和棉鞋。冬季湿冷地区可穿着抗冻疮袜,因为湿度能加剧双脚的温度散发,造成微血管痉挛、供血受阻和组织坏死,形成冻疮。抗冻疮袜有防止微血管痉挛和保持血液循环畅通的作用。另外冬季穿的袜子、鞋垫和棉鞋等应经常烘晒,只有鞋袜干燥,才能保暖。
冬季保暖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保暖需讲科学,有时过暖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1、婴幼儿衣物穿得过多,势必会限制其手足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呼吸。
宝宝出世后手足就会活动,是先天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它们需要很快知道手和脚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如何才能指挥手脚的活动为自己提供方便,并通过与各种东西接触、感觉,加深对外界的了解和适应,这种能力和机会如果受到限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因此冬季孩子所穿的衣物要宽松,不能影响孩子手、足活动。聪明的父母亲还应当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手、足活动的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
2、从增强孩子抗病和耐寒能力上讲,过度保暖也是不适宜的。
一方面如果害怕孩子被冷风吹着而整天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使宝宝发育不良,抵抗能力减弱,容易罹患各种感染。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从不出大门一步,就会由于缺乏日光的照射,容易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者不仅使患儿的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还会进一步削弱其抗病能力。
因此,即便是冬季也要注意婴幼儿房间的通风换气,3周以内的婴儿可在室内进行空气浴,每次1~2分钟,但室温不应低于20摄氏度。
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水浴,水浴时室温应在18~20摄氏度之间,水温应在35~36摄氏度之间,最好用澡盆给新生儿洗澡且动作要迅速,洗好后把婴儿放在大毛巾被上边擦边包裹,然后用襁褓包好。如果遇上晴好的天气,应当让孩子到户外接受阳光的照射。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婴幼儿不能用电热毯来取暖。因为后者是持续供热,如果此时孩子全身又捂得很严实,散热不好,就会使孩子的体温随着被窝内的温度不断上升,高热和大量出汗时间一久就会对孩子的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有学者将其形象地称为冬季“中暑”现象。
冬季中暑多发生于2至10个月大的婴儿。由于年轻的父母唯恐孩子着凉,给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热水袋、电热毯等,加之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使孩子如同生活在“人造夏季”,致使体温逐渐上升,等父母发觉时,孩子已处于高烧之中,形成冬季“中暑”。
婴儿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还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尤其是出生后5个月以内的婴儿,他们产热量大,而出 汗散热又较缓慢,这种产热和散热的不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俗话说:“要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这就要求年轻的父母一定要学好婴幼 儿保健知识,既不能让孩子着凉,又不能让孩子“中暑”。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41217/1005939.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