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伊能静再当妈!高龄孕妇也能健康顺产!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6/1/14 来源:月子帮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高龄产妇年龄是多少呢?高龄产妇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一般来讲,由于女性35岁以后机体处于下滑趋势,高龄产妇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大;高龄产妇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2、 孕前要提前1个月口服叶酸。服用叶酸可以避免神经系统发育疾病。如果孕前没有及时吃叶酸,怀孕后要继续补充,直到怀孕12周为止。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甜菜、花椰菜、绿叶蔬菜和橙汁,多吃水果和蔬菜都能补充叶酸。胚胎发育最初阶段必须有足够的锌。在牛肉、海产品、动物肝脏当中还含有较多的锌。
  
  3、充足睡眠:充足睡眠是高龄孕妇提高免疫力,保证母子身体健康良好状态的重要保障。除每天夜间保证8-9小时睡眠外,中午还应当保证1小时午睡,膳食中增加核桃、酸枣仁等食品。
  
  4、饮食方面,建议以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为宜。像茶、酒、烟、咖啡,以及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食品都不适宜。
  
  5、生活上还应该远离不良的环境,例如:
  
  (1)太吵、太拥挤的空间都不适宜。
  
  (2)放射线如X光、放射碘,或使用放射线治疗的人都不宜接触。
  
  (3)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或荷尔蒙药剂,除非是医生配给。当然,安眠药、镇静剂、抗痉挛药,都不可随意使用。
  
  (4)远离传染病病人。麻疹、巨细胞病毒、单纯性疱疹的病毒都会影响胎儿,所以都应远离。
  
  6、 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的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高龄孕妇剖宫产适应征较高,通常有90%的高龄产妇选择剖宫产。高龄孕妇的骨盆比较坚硬,韧带和软产道组织弹性较小,子宫收缩力相应减弱,容易导致产程延长,甚至难产、胎儿产伤和窒息。
  
  高龄产妇比其他的孕妇更应该注意孕期的护理。由于产道、会阴肌肉弹性减低,骨盆关节韧带变硬,分娩时可能发生难产,还容易引起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并发症。高龄孕妇的婴儿发生畸形及低能儿的机率也可能高于适龄的孕产妇。但也不必为此紧张,只要注意积极与医生配合,按时产前检查,保持健康的身体,注意孕期营养及锻炼,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的高龄孕妇都会顺利度过孕产期的。
  
  高龄产妇能顺产吗
  
  高龄产妇可以顺产吗?高龄产妇和双胞胎产妇一样属于妊娠高危人群,通常建议剖腹产。
  
  高龄产妇需要做产前诊断,需要做胎儿的染色体检查,20—23周可以做一个羊水穿刺,查一下胎儿的染色体。孕妇如果有多次宫腔操作史,有可能胎盘粘连或者胎盘植入的可能,接下来发生就是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这种情况就不建议顺产。
  
  但万事不绝对,很多高龄产妇也是可以顺产,只要宝宝不过大,胎位正,孕妇各项指标都无异常,就可以考虑顺产。现代人的生理年龄普遍比以前年轻,35岁以上虽是高龄产妇,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顺产,但是如果超过了40岁还是建议剖腹产了。医生会根据每位孕妇的具体情况来建议的。
  
  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女性成为了高龄孕妇,也不要太紧张,放松心情是第一位的,同时要注重孕期检查,科学调节饮食,让自己的孕期也能轻松、顺利地度过。
  
  高龄产妇坐月子的禁忌
  
  1、适当活动
  
  在刚分娩之后产妇体内的凝血因子一般会增加,以此来促进子宫的收缩以及恢复,同时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但如果经常躺着不动的话就会导致血流缓慢,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2、不宜大补
  
  分娩后产妇的身体都十分的虚弱,因此这个时候产妇应该适当多吃些具有补血功效的食物,但一定要注意忌吃红参等大补之物,以防虚不受补。最佳的应该是桂圆、乌鸡等,这类温补食物最适合分娩后的产妇。
  
  同时还要注意多吃些富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这是因为蛋白质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因此像牛奶、鸡蛋、海鲜等动物蛋白和黄豆食物在产后都应该适当多吃。
  
  3、防抑郁症
  
  临床上发现孕妇年龄越大,产后患有抑郁症的几率也就越高,因此高龄产妇更要注意预防产后抑郁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产后抑郁与产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还有很多高龄产妇在产前就已经有先兆,比如像莫名哭泣、情绪低落等,这个时候家人以及丈夫必须要多加安慰,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抑郁症的形成。
  
  4、忌凉水
  
  高龄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还要特别的注意千万不要接触任何寒凉的东西,尤其要注意不要用凉水洗手或者使用凉水洗衣物等,因为过凉的水会刺激神经,从而导致出现有各种不适症状。除此之外还要特别的注意头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不要被冷风吹到这些部位,同时还要特别的注意双脚的保暖,这样才有利于血液的循环。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60114/1245042.html

责任编辑:陈燕玲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