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奶水不够怎么办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7/3/13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哺乳期奶水不够怎么办,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加强宝贝的吮吸,多注意乳房的清洁与按摩及保持愉快的心情等方法来进行调理。

妈妈的奶水对宝宝来说是最好也是最重要的食物,是任何的其他奶粉都无法替代的。现在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可是很多人由于个人体质等多种原因,在哺乳期奶水不够,宝宝出现吃不饱的情况,为此而感到非常焦急。因为引起哺乳期奶水不够的原因有很多种,每个人都不完全相同,所以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调理,那哺乳期奶水不够怎么办呢,现在就来进行详细的描述。

哺乳期奶水不够怎么办

哺乳期奶水不够怎么办

哺乳期奶水不够怎么办

1、加强营养,均衡饮食 

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咪的体内。喂奶时,妈咪每天大约要消耗2100~4200焦耳的热量;妈咪所摄取的食物种类,也会直接影响到乳汁的分泌与质量。因此,均衡摄取各种营养是很重要的,它们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5大营养元素。哺乳期妈咪要特别注意钙质与铁质的吸收,这方面可从奶类、鱼、禽、蛋、瘦肉或豆制品中摄取,蔬菜及水果也应适当摄入,哺乳期的营养与妊娠晚期的营养一样。

2、注意哺乳姿势,避免乳头发炎

新妈咪要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乳头吃破并不是吸吮时间长造成的,而是吸吮姿势不正确导致的。正确的方法是:应该含住乳头和乳晕的大部分,吸吮乳房可以获得充足的乳汁,乳头还不疼,乳汁越吃越多(图解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图))。 如果发生了乳头破裂并导致发炎,吸吮时应首先吸吮健康的一侧乳房,一旦喷乳反射引出,立即让宝贝吸吮患侧,并充分吸吮,让乳汁排空,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如果不敢吸患侧,或不能充分让患侧乳房的乳汁充分排空(或人工将乳汁充分挤出),则不利于炎症的消退。同时妈咪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适当的消炎药物,多休息,多饮水,一般炎症会很快消退的。乳腺炎一般是乳腺导管间质的炎症,因此,是可以继续哺乳的。乳头破裂(产后乳头皲裂怎么办),吸吮后可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上,晾干,有利于乳头恢复。

3、加强宝贝的吮吸

有些妈咪分娩后,由于开始胀奶时没有及时让宝贝吸吮,后来再胀时,奶水就无法流出来了。宝贝吃奶后,妈咪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这是因为宝贝吮吸乳头,可促进妈咪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其实妈咪的奶水越少,越要增加宝贝吮吸的次数。一般情况,妈咪应该每24小时喂宝贝至少8次以上,每次在乳房上吸吮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当然也要根据宝贝的需求来喂。宝贝只要饿了就喂,喂得越多,奶水分泌得就越多。至于宝贝吃的奶是否足够的问题,可以检查宝贝的尿片,只要1天至少换6次以上,1个月宝贝体重增长500~1000克,就表示宝贝吸吮的奶水量足够了。

4、乳房的清洁与按摩

用干净的毛巾蘸些温开水,由乳头中心往乳晕方向成环形擦拭,两侧轮流热敷,每侧各15分钟,同时配合下面的按摩方式(手把手教你产后乳房恢复坚挺按摩手法): a。环形按摩--双手置于乳房的上、下方,以环形方向按摩整个乳房。 b。螺旋形按摩--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头方向按摩。 c。指压式按摩--双手张开置于乳房两侧,由乳房向乳头挤压。

5、避免服药

哺乳期内,作为新妈咪一定记得不能乱服药。因为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状腺药物(如果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治疗用药,哺乳期应该继续用药,应征求医生意见,根据用药量决定哺乳问题)、山楂等。生病时,最好去看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6、保持妈咪心情愉快

充足休息 产后,妈咪在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迷的状态,这也会减少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间的妈咪要特别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其他新妈妈关于奶水不足怎么办的经验 1、要让她多吸啊,而且自身也要多吃些有奶水的食物,我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月也是一直奶水不够,每次没隔多久就要吃,睡觉也睡不长,但是我都一直坚持让她吸,吃空奶水后才可以吃其它的东西.一个月下来,虽然很累,但是一直到现在我宝宝五个月了,我基本都是母乳喂养的。

以上就是关于哺乳期奶水不够怎么办的主要内容介绍,了解了相关调理方法后,哺乳期奶水不够的妈妈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调节,通过食补,按摩等多种方法,尽快促进奶水的增加,以满足宝宝的胃口。同时,要说明一点的是,妈妈的心情对产生奶水的量和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非常重要。另外,如果确实是很多方法都尝试过,但收效不大的情况下,应及时给宝宝增加奶粉。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70313/1480713.html

责任编辑:wangc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