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安全小常识父母必须谨记
- 2013/2/17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0-3岁的宝宝存在知行反差,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到,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进行安全教育是收效甚微的。父母始终是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然后可根据宝宝不同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反复的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 从宝宝的视角查看有无掉落的针、线、小球、药片等危险品;
* 浴室门插销的高度要保证不能让宝宝够到;
* 排查厨房中的易燃品、危险品(有的宝宝1岁就能把液化气缸瓶上的开关拧开,宝宝的能力是父母想象不到的);
* 不要把小床摆在窗台边,不要在窗台上摆放东西,同时要保证窗边没有可供攀爬的凳子和桌子等物品,防止宝宝高空坠落等等。
3.父母要对既有的安全知识重新思考,避免一些错误的习惯。例如43%的家长认为乘车时大人抱着宝宝是比较安全的,事实上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宝宝非常容易冲撞到车内的坚硬物体,或者有可能被弹出的气囊撞伤。因此要为宝宝选择合适的安全座椅。空气里的铅大多沉淀在土壤或接近地面的地方,用手推车推宝宝过马路较易受到铅污染,所以最好抱着宝宝过马路。
学习安全和急救常识
宝宝最易受到的伤害是窒息和跌伤。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应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并认真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同时还要对生活环境保持一种警觉性。
口鼻遮盖、食道异物、溺水等情况都可引起窒息,父母具备一些安全常识,可及时排除这些隐患。宝宝会走路之后,活动范围扩大,很容易导致跌伤;而乐于攀爬的宝宝还有可能会发生高空坠落。因此家长更要加强对宝宝的保护,不要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安全习惯,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
总之,0-3岁的宝宝存在知行反差,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到,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进行安全教育是收效甚微的。父母始终是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然后可根据宝宝不同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反复的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专家:李玲
宝宝的"心理平安经"
意外伤害关键词:窒息
这是1-3岁的宝宝常见的意外事故。婴儿的自卫能力还很差,他们更多地依赖于外界的照顾,自我防护的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另外,刚出生到1岁的这个阶段,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上被称作"口欲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婴儿,"口"是他们的兴趣中心,他们吮吸乳汁,不仅仅是为了吃饱肚子,也是获得快乐的方式。当然,除了吮吸母亲的乳汁,他们还很喜欢将玩具等物品放到嘴里。可以说,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果家长粗心,孩子就很容易发生因吞咽异物而窒息的危险。
安全提醒:
切勿让宝宝玩塑料袋、气球等可能会捂住口鼻的物品。
不要搂着宝宝睡,或躺着给宝宝喂奶。妈妈睡着后,宝宝很容易被妈妈的身体或乳房堵住口鼻,结果导致意外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买安全环保的婴儿床,让宝宝一个人睡,夜间也坐起来给宝宝喂奶。
购买质量安全有保证的玩具,玩具上的小零件要结实、不易脱落,否则会造成宝宝误食,引起气道堵塞。
不要给小宝宝吃瓜子、花生等食品,可以打成粉给宝宝吃;也不要给宝宝吃果冻等黏稠的食品。
宝宝吃东西时,切勿逗弄,以免他把食物碎屑误吸到气管中。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youer/yehl/20130217/90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