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如何防止孩子意外伤害
- 2013/2/17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据某医院近几年春节门诊意外伤害数据统计,90%左右的儿童意外伤害是由家长安全意识缺乏、急救处理不当所致。那么,节假日孩子容易发生哪些意外伤害?该怎样防范?又应如何正确实施救助呢?
危险行为
1、玩鞭炮 前几天,武汉某小区,几个小朋友正在燃放鞭炮取乐,突然"嘭"的一声巨响,鞭炮落入了一个下水道,井盖随即被爆炸气浪掀起,将8岁男孩程某掀翻到数米外,右手被炸伤,头部严重受伤。
【提醒】不要购买非法销售的、没有安全保障的烟花爆竹。玩鞭炮常见的受伤部位是手和眼,眼睛受伤后,大人、小孩都喜欢用手去揉搓,这是非常危险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如出血、有明显伤口,应局部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块、毛巾压在受伤处,防止大量出血;如伤及眼睛,可用自来水清洗,然后送医院进一步检查。
2、新型玩具 6岁的乐乐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几天前跟小伙伴一起玩"狙击"游戏,在一顿"扫射"下,同伴的塑料枪子弹不慎射中了乐乐的左眼,造成了眼球当场出血。每到春节前后,医院都要收治不少"玩"出眼伤的小患者。
【提醒】乐乐的伤属角膜水肿,在眼伤中还算较轻的,一般会导致视力短暂下降,通过积极治疗尚可恢复。而高仿枪等新型玩具的冲击力可令视网膜脱落、眼球破裂,这样的伤害是终身的。另外,除了这些有明显危险的玩具外,有些小玩具也同样不容忽视,如红外线激光笔,如果长时间对着眼球照射,将伤及眼睛的黄斑部,造成视力严重下降;医用注射器若被孩子把玩,针管一旦戳入眼球,将可能造成化脓性眼内炎,导致失明。
3、吞食异物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一出惨剧:一名3岁女童被一粒小小的松子卡住气管,不幸身亡。
【提醒】孩子吃东西时不要跟他说话,或者逗他哭或笑,以免倒吸食物;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花生、瓜子、蚕豆、松子等坚果类食物,不要给孩子玩弄纽扣、钱币、玻璃球、橡胶嘴等较小的玩具。出现异物卡喉时,如果未进入咽腔,家长可拍打小孩背部,鼓励小孩用力咳嗽,尽量让异物咳出;如果异物看不到、取不出,应"争分夺秒"地到医院进行处理,不要利用大口吞饭团、吃馒头、喝食醋、手抠等方式咽下或催吐,这些错误的方法只会让异物越陷越深,导致窒息。
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youer/yehl/20130217/904184.html
- 儿童烧伤紧急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