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症宝宝如何调理?
- 2010/11/15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汗症在儿科亦属常见。但一般婴儿较成人易出汗,出汗也较多,是由于婴儿好动,加上肌肤稍疏所致,不作病症看。病理性的汗症分自汗和盗汗。自汗是不用发汗药和其他刺激因素而自然出汗,一般多为内伤杂症引起,是婴儿卫气不固、津液外泄的表现,所以汗出后有形寒、疲乏的现象。婴儿纯阳,病多易伤阴,阴伤过久则累及阳气,故婴儿常见自汗。盗汗是指睡时汗液窃出,醒后即收,收后不觉恶寒,反觉烦热,故又称“寝汗”。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以夜睡阴盛之时汗出。
汗症在儿科亦属常见。但一般婴儿较成人易出汗,出汗也较多,是由于婴儿好动,加上肌肤稍疏所致,不作病症看。病理性的汗症分自汗和盗汗。自汗是不用发汗药和其他刺激因素而自然出汗,一般多为内伤杂症引起,是婴儿卫气不固、津液外泄的表现,所以汗出后有形寒、疲乏的现象。婴儿纯阳,病多易伤阴,阴伤过久则累及阳气,故婴儿常见自汗。盗汗是指睡时汗液窃出,醒后即收,收后不觉恶寒,反觉烦热,故又称“寝汗”。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以夜睡阴盛之时汗出。婴儿盗汗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慢性肝炎、病后失调等。
汗为心液,故汗症每因汗出过多而损耗心液,所以,别以为不是大病。不可等闲,应及早治疗。自汗以固表为主,盗汗以养阴清热为重。食疗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小麦大枣粥
用料:浮小麦50 克,大枣6 枚,糯米60 克,水适量。
制法服法
① 将上料洗净,加水适量同煮为稀粥。
② 趁温热服,早、晚各1 次。
功效:浮小麦即小麦未成熟的颖果,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性味甘凉,有止汗作用,用治自汗、盗汗,主要含有多量淀粉及维生素B 等;糯米味甘、性微温,能补脾胃,益脾气;大枣益气和血、养心安神。本粥可起到固表敛汗、养胃和营的功效。
主治:病后表虚、自汗恶寒,尤适于病后胃纳不佳的婴儿。
注意事项:感冒患儿勿服食。
北芪杞子炖乳鸽
用料:北芪15克,杞子15克,乳鸽1 只,生姜、盐、水各适量。
制法服法
① 将乳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与北芪、杞子同放盅内,并加适量的生姜、盐等,隔水炖熟。
② 晚饭后吃鸽肉及喝汤。
功效:北芪甘温,是补气固表的要药。实验证明,本药具有双向性作用,既能闭塞皮肤分泌孔,抑制发汗而止汗,也能扩张全身末梢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而发汗。前人认为“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此外,药理表明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杞子甘平,有较好的滋阴补血作用。鸽肉味甘、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本膳有益气固表,养阴滋阴功效。
主治:婴儿久病,病后欠补,动则汗出,体倦神疲。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感冒发热、脾虚湿重者不宜选用。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01115/32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