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做孩子偏要做怎么办?
- 2016/1/9 来源:搜狐母婴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禁止尤其容易发生神奇的效果。相信家有叛逆期孩子的父母,一定深有体会。孩子们为何这样做?因为禁令来自父母。父母就是权威,是力量的代表。若能够挑战禁令,也就意味着自己具备战胜权威的力量。这对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孩子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心理体验。
第二,禁止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我曾经分享过了一个小例子:
孩子看见仙人掌,非常想上去用手触碰,此时大人如果告诉孩子:不行,仙人掌不能摸!或者简单地阻拦孩子,一旦大人不在,孩子一定会再去摸。
此时,父母的“禁令”就像一束高亮的手电筒,把高光打在了禁止的对象上,瞬间点燃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对孩子来说,父母说“行”或“不行”没什么区别,都是一个意思。孩子看到的,是父母的行动、表情,而非言语。
这个时候合适的做法是,首先,父母做判断:仙人掌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伤害。然后,父母认真严肃地告诉孩子:疼,会扎手!这样的表情和语句,就能起到对孩子的提前警示作用。若孩子仍然好奇,便让孩子去摸一下。结果当然是孩子给扎哭了。此时孩子已经体验到了应得的“惩罚”,父母切不可幸灾乐祸,而是要及时给以安慰。如此,孩子既完成了探索过程,也得到了父母所给予的安全感。下一次需要探索的时候,孩子仍然能够能量饱满,充满勇气和力量。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索所受的疼痛后,孩子会懂得权衡和判断:这个东西的确扎手,下一次要小心了!这种做法,也就是我讲过的“保护性撞墙”。
第三,禁止很容易激发反作用力
一个2岁多的孩子,他兴奋起来很可能会手舞足蹈。甚至小手会把玩具、各种他面前的小物什都天女散花一样扔得到处都是。这个时候,若父母在边上大呼小叫:“哎呀你这个熊孩子”,孩子一定会更加兴奋。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禁止尤其容易发生神奇的效果。相信家有叛逆期孩子的父母,一定深有体会。
孩子们为何这样做?因为禁令来自父母。父母就是权威,是力量的代表。若能够挑战禁令,也就意味着自己具备战胜权威的力量。这对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孩子而言,是非常宝贵的心理体验。于是,父母的禁止,更像是一个诱惑,诱导着孩子去突破禁止和限制,去向父母宣战。
所以,与其通过禁止去管教孩子,不如放下“禁止”,有技巧地陪伴这些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孩子们,去感受他们自我的力量,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比如,孩子往嘴巴里送某个玩具,不要禁止,守在孩子身边留心安全是不错的选择,而最好的是,多备些不同材质的玩具,跟孩子一起用嘴巴探索这些玩具,边探索边告知,这是“冷的、硬的、软的、木头的、金属的……”
比如,孩子从床上往下扔东西,不要批评,在床上接住扔的东西是不错的选择,而最好的是,在床上和孩子一起扔,然后从床下一起再往床上扔。
再比如,孩子闹着要玩电子游戏,不要一味拒绝甚至明令禁止,跟孩子约定时间就是很好的应对办法,而最好的是,带孩子一起,寻找优秀的游戏,有意思的APP,甚至陪孩子一起利用电子产品做一些小作品,譬如带孩子一起制作PPT,小动画、小电影,甚至儿童编程等等。
上述这些行为,都没有对孩子说“NO”,相反,却都用行为向孩子说了“YES”。用一个词描述上述行为,那就是“高质量陪伴”。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60109/124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