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说 再苦也要孩子带在身边
- 2017/8/5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多少做父母的,为了生活出外打工,让孩子掉在家里,虽然这是迫不得已,心理学家说 再苦也要孩子带在身边,你做到了吗?让孩子在爸妈身边长大,一起捱苦都好。
心理学家说 再苦也要孩子带在身边
低自尊感
如果我不值得被爱,该如何让他们爱我?
人类的婴儿和动物幼崽不同,他们是如此脆弱,以至于在出生后很长的时间里,需要依赖成年个体的喂养和呵护得以生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调整自己去适应所依赖的对象,同时,在互动中形成自我,看到自己是否可爱,是否值得被爱和尊重。如果所依赖的成人能足够好地回应他们,他们就认为自己是可爱的,值得被爱,否则,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值得被爱。为了在心里维持依赖对象的可依赖性,他们通常把互动中产生的负面感受归因到自己身上。
很多早年不是由父母抚养的孩子,会不经意地使用“扔”、“丢”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自己当年是如何从母亲身边到了其他人身边的,就像他们从来就是一件物品,可以被如此随意地对待。因为,他们对父母来说是累赘,对后来养育他们的人是麻烦。
在无数个需要父母、思念父母的瞬间里,他们感受到的是,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生计,惟独不是忙于他们。在孩子心中,父母就像是逢年过节那一瞬而逝的烟花,永远留不住,因为,父母还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要忙,这里却不包括他们在情感上的依恋和需要。所以,他们会渐渐地隔离掉自己的情感,不让自己感觉到这部分的需要,显得比同龄的其他孩子“独立”。得不到,那就努力让自己变得“不需要”(不是我得不到,而是因为我不需要)或者“不配得到”(得不到,是因为我不够好,不配得到)。
一些早年不是由父母养育的孩子,他们可能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社会能力,但是,他们却不一定真的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或者说,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因为在自我探索之前,他们更多地是忙于探索和满足养育者的兴趣和期待。很多孩子到学龄才回到父母身边,他们没有和父母建立起很好的依恋关系,一面经历着和养育者的分离焦虑,一面被父母数落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并被催着赶着好好学习。他们可能会觉得比起他们本人来说,父母更看重他们的学习,只有学习好,才是有价值的。也许他们有较好的学习成绩,但是,他们很多时候并不将此与自己良好的特质作联系,比如聪明、勤奋等,他们更倾向于描述自己只是运气好或者知道如何应试。
还有一种现象:很多农村家庭生育了两三个孩子,往往由父母带在身边抚养的是男孩子,而那个被送养的孩子,不管有没有机会回到父母的身边,往往女孩子的概率更高。她很努力,比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更有出息,甚至显得更体谅父母,因为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父母看见自己比呆在父母身边的那个孩子更有价值。
总之,很多时候,他们的努力不是因为“我喜欢”、“我想要”,而是觉得父母或者养育者喜欢。如果父母或者养育者还不能因此“看见”他们,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因此陷入抑郁,找不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与动力。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70805/149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