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产后精力恢复的六大妙计

医网微信 扫一扫

微信号:ewsos1
手机扫一扫
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 2017/8/1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在分娩期间产妇不仅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而且还有出现失血的情况,所以在产后是会出现较虚弱的情况,这时候妈妈们不要逞强,注意休息,那么要想快速恢复起来,小编这里有女性产后精力恢复的六大妙计,大家不妨试试。

在分娩期间产妇不仅需要费很大的力气,而且还有出现失血的情况,所以在产后是会出现较虚弱的情况,这时候妈妈们不要逞强,注意休息,那么要想快速恢复起来,小编这里有女性产后精力恢复的六大妙计,大家不妨试试。

一.摆脱消极情绪

新妈咪可以在几分钟内把自己想象得更加精力充沛,这是因为人的大脑不断地为身体发送信息。应该试图摆脱消极的想法,比如无助感、焦虑感、愤怒等,这些消极想法会瞬间“吸走”你的精力。

快速恢复精力Tips:

1.新妈咪可以试图以更积极的口吻跟自己交谈,比如,站在镜子前面,深吸几口气,把一句积极的话重复10遍。在你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我掌控着自己的生活”或者“我有能力应对这种情形”。

2.新妈咪也可以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自己感觉好多了的情景,可以找一个舒服的地方躺下或坐下,想象自己走下一段长长的楼梯,一边下楼梯一边从10数到0,然后重复上面那些积极的话语。待自己感觉放松了,再在脑海里想象上楼梯,然后边上边从0数到10。这个方法可以帮新妈咪重新获得充沛精力。

二.吃健康食物

食物是恢复精力的关键,因此新妈咪应该很好地关注自己都吃了些什么。

快速恢复精力Tips:

1.放弃糖和咖啡因:咖啡和可乐虽然能让你短时间内提提神,但是精力也会在短时间内跌落,让你感到更加昏昏欲睡。

2.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吃一些未加提纯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类食物),如全麦面包、面条、糙米和土豆等。这些食物能够释放出缓慢、稳定的能量流,帮你给大脑提高能量。

3.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蔬菜、坚果和种子等,都是提升精力的优良营养来源。每天再吃一粒多种维生素剂,也能够很好地起到补充维生素的作用。

4.常备快速补充精力的食物:一些水果也能够迅速提升能量,比如香蕉、葡萄、葡萄干和枣等。新妈咪可以随手在茶几上放一些这类小吃,当感到疲倦的时候,吃一点儿这类水果,即可补充体力。

三.给自己做个按摩

给自己的身体做些简单的按摩,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妈咪不妨尝试一下。

快速恢复精力Tips:

1.头部按摩:要促进血液循环,新妈咪可以把手捏成松软的拳,轻敲头部;然后把拳伸开,用手掌轻轻拍击头部。

2.胳膊按摩:伸出右手,放松手腕,轻轻用手指抓捏左臂肌肉,慢慢下降到左腕;然后伸出左手,重复同样的动作,抓捏右臂肌肉。

3.按摩腿部:左腿略微抬起,用松软的拳敲打大腿、臀部,然后手腕放松,轻轻敲打膝盖至小腿。重复同样的动作,敲打右腿。

4.按摩两脚:用大拇指紧压足弓下面足底正中的位置,约5-10秒钟,两脚互换按压几次。

四.坚持有规律的运动

运动能够让新妈咪的身体产生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内啡肽——身体内的“快乐荷尔蒙”。

快速恢复精力Tips:

1.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20分钟。

2.新妈咪可以让宝贝躺在婴儿车中,推着婴儿车一起到花园里散步,或者步行到商店或者朋友的家,也可以在家中跟着影碟做产后健美操。

3.可以让老公或者其他家人来帮助照料宝贝,自己去畅快地游一场泳,或者到健身房去锻炼。

五.利用深呼吸和冥想

压力会让新妈咪的身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这会耗尽体内的能量。深呼吸和冥想能够让你净化思绪,放松紧张的肌肉,从而减少肾上腺素的分泌。

快速恢复精力Tips:

新妈咪可以通过一遍遍反复吟唱一些充满积极词汇的颂歌,比如 “我精神焕发”“我神采奕奕”等,来达到调整思维的目的。吟唱之前,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深呼吸3次,从鼻子吸气,从口呼气。一边深呼吸,一边想象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放松。然后从0数到10,保持深呼吸,每呼出一口气的时候,就把自己的颂歌吟唱一次。做完这一切之后,静静地在椅子上坐几分钟,然后缓缓睁开自己的双眼,做做伸展运动。

六.营造良好睡眠

夜晚美美地睡一觉是保持良好精力的前提。即便新妈咪此时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应尽量提高每一次睡眠的质量。

快速恢复精力Tips:

1.当自己感到困倦的时候,最好到床上去睡,而不要在沙发上蜷缩着,随便迷糊一阵。

2.在上床前喝点儿花草茶饮料,比如甘菊茶,或者洗一个精油按摩浴,以缓解疲劳,促进睡眠。3.可以在枕头上滴几滴放松神经的精油,比如薰衣草精油,这能让你睡得更加踏实、更安心。


本文来源: http://baby.ew86.com/a/20170801/1492135.html

责任编辑:liangyj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